Search

很多人以為陳思銘是做教育的。

他做的行業雖然是教育,但他做的角色其實不是教育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很多人以為陳思銘是做教育的。

他做的行業雖然是教育,但他做的角色其實不是教育。

左邊是英國學校,右邊是香港家長,陳思銘站在中間,他做的角色叫做「中介」,英文是 agent。

如果你以為做升學顧問等於做教育,思想蠻簡單的。

做 agent 要搵到兩餐,「把口」固然重要;但做 agent 要做到像他一樣,養起自己,養起父母,養起三十多名員工,只是得把口的話,死咗九年。

最成功的中介,關鍵是以誠待人。

不論對著左邊還是右邊的人。

不論對著以前還是現在的人。

不論對著幫過你還是需要你幫的人。

講個故事你聽。

從前。

有位年輕人創業,原子筆、電話、桌子、卡片,沒有了,就是這麼多資源。

很努力,一步一步的去做,做得很吃力。

但年輕人有擔當,對人誠懇,做事負責任,很快有很多人願意幫助年輕人,小有小幫,大有大幫。

要知道一個人懂不懂處世待人,要看他的耐性,也要看他的記性。當他什麼都沒有的時候,他有沒有耐性慢慢來;當他什麼都有的時候,他有沒有記性記住幫過他的人。

大至借錢交租,小至說話鼓勵,誰幫過他,年輕人每一個都記得。千里馬都要遇上伯樂,年輕人幸運,身邊的伯樂不計其數。

但伯樂也是人,人總有好壞;好的伯樂會為你的成就喝采,但有些伯樂看見你越飛越遠,掌控不了你,心裏釋出恨意。

伯樂介紹生意夥伴給你,你不合作;伯樂提供點子給你,你不採用;伯樂以前怎樣對你,你還記不記得?你當然記得——伯樂手上的金錶、家裏的紅酒、就連伯樂老婆用的手袋,都是你的禮物。

原來不是你不記得,是伯樂不記得。

「有毛有翼喇你,曉飛啦。」耳熟能詳的對白,估不到想當年的伯樂竟然聯同外人想把你打垮;可惜智力未夠就是智力未夠,打垮你不成,還要因為投資失利而欠下巨債。

投資失利於什麼原因?就是他用了你不用的合作夥伴,用了你不用的生意點子。

換著欠下巨債的是你,伯樂可能會很高興,但你這刻一點也不高興,而且想盡辦法幫助伯樂度過難關。

最後,因為你,伯樂償清債務。

可能有人會問,是什麼的傻子,才會如此以德報怨。

其實很簡單。

某一個冬夜,有個小孩子趁媽媽睡覺的時候,偷偷跑了出去玩。

媽媽在門口等了他一夜,待兒子回來之後,看到媽媽等了一整晚,既是驚慌,也是內疚。

熬了一雙黑眼圈出來的媽媽沒有責備兒子,只是輕輕說:「凍呀,快啲去沖個熱水涼啦。」

那位小孩子哭了出來,以後都沒有再偷走。

小孩子沒有被自己的錯誤懲罰,卻被自己的錯誤教育了。

以德報怨的人不是傻子,而是他們相信,量度也可以征服世界。

那位小孩子就是陳思銘。

接受過最好教育的人,才知道怎樣去做好教育。

誰說陳思銘不是做教育的?



陳思銘新書 #英倫思語 簽名版:https://forms.gle/NmcyNLFRwckB3ke49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又一個浪漫與惡俗的中環故事。
View all posts